点滴记录
心灵的咖啡:苦、提神、Enjoy
- Check out our recent and upcom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s ....
- Join BSG Community (Google Form Sign-up): https://goo.gl/forms/xxKQqNwkfKkj0suf1
IT工程师是否转变为PM
By Jenny Wu (Boston, MA)
前面大家在讨论IT 工程师是否转变为Technical Project Manager (TPM),自己就是个例子。当年自己做DBA,工作需要也积极掺和到公司很多business项目中,跟着各位业务老总跟大客户打交道(作为IT的代表)业务老总都是sales大拿,我观察学习他们的言谈举止,他们也认可我的IT作用。这个过程激活了我多年作为理科生但具有某种天性在沟通、协调、应变方面,在和大拿们一起工作的过程学习提升了这种能力,但骨子里还是十分喜欢和IT工程师一起工作,所以很喜欢TPM这个角色。如楼主所说,做一个好的TPM很挑战,自己一直在路上,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份热情、commitment,会传递给一起项目合作的工程师团队、stakeholder、clients,提升解决冲突的效率。
以上个人从IT工程师转变为TPM的体会。另外,关于“求人”,我的体会和做法稍微有点不同:自己好像并不怎么要求人,也许比较幸运,遇到的人都比较好。但一方面公司立项并Budget项目,是有事业价值目的意义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意愿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但我会clarify这些项目任务的目的、意义、项目是如何为实现business objective,deadline,quality;同时和业务、技术、客户保持密切沟通,了解进度了解问题,及时协调帮助解决困难,争取领导支持,和有影响力的人保持良好关系,保证项目资源、进度、质量和客户满意。分享,希望大家指正。
求职面试体会与分享
By Jr supply chain analyst (Los Angeles County, California)
Mock interview for Jr supply chain analyst
一開始準備的時候,我先預習了我自己的簡歷,並且開始設想如何回答問題。
我的方向是把STAR strategy 套用在以下問題
1. “ Tell me about yourself”
2. “ Tell me why you are the good fit for this position “
3. “Why do you want to start a career in supply chain?”
4. “Why did you leave your previous position?”
同時也因為個人跨界的教育/工作背景(商業管理碩士-國貿專業以及數據分析+項目管理證照)準備了解釋的答案(為什麼會跨界背景能幫忙到目前的職務),因為在跨界背景在簡歷上容易讓hiring managers 誤會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產生。
透過BSG mock interview,Julian 是根據實際公司和相對應Job description來完成模擬。
大部分我準備的問題,都有派上用場。最大的收穫是BSG提供的反饋,那才是真的mock interview 的價值所在。
我得到的反饋如下:
1. 要把面試引導成「雙向對話」,而非「你問,我答」The overall interview session is felt like a one-way Q & A conversation. For example: the candidate can try to practice raising appropriate and relevant question while having the conversation with the interviewer. This would help to have a conversation. A two-way conversation helps to build rapport with the interviewer.
2. 精簡扼要的回答 candidate can practice more on answering behavioral questions by preparing stories with some brief and precise answers.
3.如何把簡歷套上實際的遇過的困難,變成例子解釋給面試官聽
Those stories from school or work experience will/can be used over and over again in interviews. So prepare it with brief and precise way to answer those questions.
For example, the question related to “how to deal with deadline”. The candidate told a great story. Consider how it may be improved:
When talking about 30 day deadline, can you briefly and precisely talk about what is the business impact if the task did not get completed before the deadline. Would it cause legal or compliance issue, or cause business loss with specific measurement?
When talking about what tasks you have done to meet the deadline, it could be more precise with some bullet points like “I prioritize the tasks and did three things, first, I …, secondly, I …, lastly, I …” and specify how long did it take for each step. This is the way to show you are organized and skillful at project management.
Summarize the Result by saying something like “As a result, we were able to complete … within 30-day ...This saved company $$$, and/avoid business loss ….”
對於以上的反饋,我私下又在跟Julian/Yujie 詢問何謂雙向對話的面試,如何引導說故事,以及增強我英文表達的抑揚頓挫。
對於結合本身經驗做出例子,我也先模擬過稿,再給Julian 聽,之後獲取反饋來達成「精簡扼要回答」的目標。
之後有順利面上supply chain specialist 一職(實際analysis相關 工作會在試用期開始,受訓先以熟悉公司supply chain workflow, support logistics 和procurement 為主)
當在談offer的時候,如果雇主沒有下文,也有請教Julian 怎麼在適當時機、找哪些關鍵人物去push and make the offer actually happen.
積極進攻之後,最終是收到雇主良好的回應,並且成功採收offer.
感謝BSG從11月到現在一月中的指導和提點
祝大家求職順利!
新手上路: 很多事情不像看上去那么难
网友分享第一次建模
纪念一下我的第一次建模,原来也不难啊,挺简单的,有点像计算机编程,挺有趣。看来逼自己一把,还是可以的。突然有种感觉,我是一滴水,在大江大河中奔流和奔跑,永不放弃自己,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在平面的世界里,我是一个点,点属于线,线是点的归宿。有了线,点有了暖,没有线,点冰封千年。世界是由无数条线构成的面,我们每个人都是线与线的交点,作为一个点,我们不只属于自己。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哈哈,有落差,才有积蓄的力量。
网友讨论
:文科生做建模,我们数学系的颠簸流离[Angry]已经听到好几次数学系的混的很惨了,实在没有正能量了,抱歉
: 从模型角度讲,有没有可能你说的混得惨的是男生的几率比较高?或是吃货一般混得比较好?(我猜测吃货一般更热爱生活,也更热爱工作,或许平时酒肉朋友更多机会更多?)
一个单一的case似乎不能定性文科或数学有任何可比性。
大家可能也是看数学吃香才去跟的。
从专业方面讲,我知道很多人会(因为市场的驱使不得不)选择去学习新的领域。
从BSG培训经验看,文科生愿意去学习一些技术技能的愿望和实际参与相对比技术类人员愿意去学习提升非技术类技能的比例要高很多。
: 也许文科生的文字功底比较好,毕竟技术再强不能说出来是没人知道
: 确实是这样
: 尤其在美国, 要善于表现自己,中国人尤其是男生太腼腆
: 要学会"不要脸",哈哈
: 公司招人一定首先是要能沟通的人。
: 毕竟现在很少有可能技术强的只有你一个人会
: 同意楼主
: 脸皮要厚!
: 而一位文科生在技术类领域投入获得更多技术类职业机会需要付出的努力比一位理科生在非技术类领域投入努力,依然是在自己技术类获得更多机会的付出的努力要难的多的多。
: 自己把自己说晕了。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一位文科生重新说一下,用文科生的语言文字。
: 我其实昨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见了很多“不学无术”的人混的都还不错,有在亚麻的,有在Adobe 的,究其原因,就是沟通能力好,语言太重要了
: 这个是传统。历史上被不学无术来形容的第一个人就混的很高,此人名叫霍光[Tongue]
: 我知道很多牛人以前是文科专业的。学音乐,心理,历史之类的。刚来美国时还挺惊讶的,后来看到多了就习惯了,很欣赏。一方面这些人没觉得自己是定型的,另一方面美国的公司和学校比较开放。
: 我觉得把人按文科生和理科生来分很有局限性。这只是一个标签而已,个人差异比这个标签大的太多了。
: 学数学的可以向一些对数学要求高的计算机领域靠近,比如图像重建等等?
: 数学需要安安静静长时间思考,商业企业很少会让员工这样的。而且思路不一样,有次面试我说做过decorator pattern, 那人让我白板。当时我坐这个项目的时候,设计上折腾了一段时间,决定用这个,然后网上看了一下c++怎么做。当时白板时基本忘了,所以写不好。我说的是我们可以提供建模,但让我们拧螺丝的确拧不过你们。
: 所以很多时候,还是要向现实妥协。比如我很讨厌美国公司里每到周一,how’s your weekend? 感觉他们很关心你的样子,实际上呢,who cares! 但是社会就是要你这样,不喜欢也得喜欢。我同组的印度哥哥除了会说,啥都不会,还跟人自称自己是做loss modeling的专家,结果跟我一起做的时候,全是我在做,因为他确实啥都不会,但是他混的比我可不是一点两点的好。他的这种能力,其实我也想学,可是我发现,学他这种bullshitting 的能力可比编程难多了。但很奇怪的是,虽然他啥都不做,但大家都很喜欢跟他一起工作,也算是一种亲和力吧
: 在小公司,没一点实际能力很快就得走人吧,大公司比较好混日子。会说话也挺好,谁不喜欢和会说话的人一起共事,能干活当然就更好。
: 我感觉这个话题是死循环。估计除了自己,谁也解不开这个结 。[Smile] 我认为这个Möbius结特别神奇:
: 有的人真的是很关心hows the weekend —— 会认真看着你问 听你讲半天
: 就是客气和礼貌,一见面就问你工作,你更烦,而且让人很不爽
: 每次别人问我how’s your weekend 我就答 good 我很怕这个话题 哈哈哈
: Weekend 的故事很重要呀,可以让你放松,了解已发生的,将发生的身边的事情。你接触的人的生活(内容及态度)影响你的生活
: 会前的ice breaking how’s your weekend 和中国人问吃了吗是一样的
: 哈哈哈 学习了
: 听说认真问候 (而不是匆匆问候有口无心 ) 就是leadership的重要一点
: 这个正常,可见你那位印度同事是做领导的料,而如果只会死做的话只能是打工的料,我觉得很多华人就是缺少这种软技能,否则可以做的更高,当然导致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上,文化上,从小的教育上,个人经历上都会有影响
:其实我觉得文科包括社会科学比理科包括自然科学难得多,因为不是非黑即白,没有统一标准,很多东西都远比看上去的要复杂,华人来这里很多都是读理工科的,可是文科的很多东西才是最难的
:对,我觉得我们成长过程中太过于重视课业成绩(相对于职场里的技术能力)而忽视了社交和领导力。我没有贬低我那个印度同事的目的,相反我也很喜欢他,只不过他之前自诩专家但不能帮上我我有点抓狂
: 如果你不喜欢让别人take credit那么就要向老板表达出来
: 说how is weekend 一般是比较熟悉的同事,或者聊过天的,交集少的只会说good morning 没有和你细聊的意思
: 在认知上咱们老中跟其他人确实有明显的差异
: 差距
: 咱们更擅长当裁缝,制衣剪裁样样精通,大部分人手艺很好
: 这个烙印则更像设计师,他了解客户、知道客户问题在哪里、需要什么样的衣服
: 因此虽然他技术上帮不了你、甚至他不懂得如何剪裁一件衣服出来,但是他能把成衣拿到客户面前讲的头头是道,让客户满意买单并下次还来买你衣服。
: 这就是本事。如果他这方面能力真的很强,那他对外claim他是专家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 你说的太对了!我就在咨询公司工作!他的title 是principal 马上提升partner 哈哈哈
: 我最怕我的华人朋友说我们做architect的或做咨询的不学无术[Grin]
: 所以啊 你想想裁缝和设计师哪个不可替代性更高?哪个更容易升职加薪?
: 对,这种本事不是一般的技术可以学会的,我一个同学自己的初创公司,技术当然没的说,但是最后他自己开的公司还是请了他以前的一个印度同事做CEO,自己只做副手
: 嗯 我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了 确实如此
: 这个问题想明白以后可以想想自己未来的职业如何规划
: 按他的话说,他那个印度同事几乎什么都不会,但是和客户的交流本事是一等的
: 而去亲和能力很强 即使他把建模的烂摊子都推给我一个人了 我还是蛮喜欢他
: 插播广告时间:
BSG今后5~10年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做partners
(希望每年能找到一位)
:这个说法尽管有些典型的 stereotype,还是有一定的真实性,同时点到了咱们这些人的硬伤。如果BSG能够在这个领域给大家䃼个课,估计咱们能更出色。Soft skills, small talk,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tc.
: 对啊,把刷题的时间花多点去public speaking club
: 我觉得主要还是语言和文化了,我国人民侃大山的能力还是很牛逼的……吃个串喝啤酒吹起牛来那谁都比不上,但你让他们吹英文试试?
: 大家别怨了,事在人为吧,我们村一个同学获得new England toast master 英文笑话金牌,人家也理工男一个
: 中国人
: 是英文讲笑话
: 黄西么?
: 其实我觉得沟通的前提一定是语言能力要过关,但沟通的结果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有更重要的也是更挑战的是思维模式 mindset
:应该把这位能人请到群里来
:不是,人家就是锻炼自己,现在也回国基金合伙人了
: Toaste master 拼命练了几年的
: 说得很有道理!
:谢谢分享! [Drool]
:重在掺和
: 同意前面大家说的。
我觉得沟通的前提对很多人来说,首先是抱有愿意沟通的心态,也就是说,你希望理解对方的同时也希望对方理解你。再说深一层,在说服和质疑对方的同时,也在质疑自己和尝试接受对方的一种努力。
换句话:重在掺和。
:精辟到重点了,哈哈
: 前面大家的讨论,回归到为什么我们有这个讨论:
做技术的稍稍polish一下自己的soft skills, 在美国职业发展绝对是事半功倍。
: 说滴太好了![OK]
:继续Julian的方向。
我工作下来,其实从公司角度来讲,并不需要这么多技术大拿,市场上也不少。
一个项目或问题可以有很多方法完成,甚至是完成效果。主要还是靠沟通,让别人觉得你的方法、你的团队都是最优(事实上确实很难找到最优解)
能沟通的三个臭皮匠能顶诸葛亮[Grin]风险可控
: 深刻
: 深刻
: 我希望大家多一些深刻理解,这样我们咨询行业可以培养多一些人才。[Grin]
: 完全同意。我们搞技术出身的同事,有时候容易把技术能力看成是唯一的或者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事实上在公司里最成功的往往不是技术最好的。构通和协调的能力也很重要。据统计,80%以上的CEO 是从 Sales / Marketing 出来的。
: 看到不少人有困惑,很想分享一下,以我数学的教育背景,并完整体验了数学->统计->生统->流病->生物的“鄙视连”的过来人,又看到过不少数学/技术可以做的好,但职业发展不如意,又不容易改变自己的同胞。这是我的几分钱。
1)当你觉得被文科生打败的时候,其实你是被那个写出好用的模型软件和数学方法的更厉害的理科生打败了。要看到真正的对手在哪里。这个现象在未来AI+云的时代会更明显。
2)当我们心里看不起那个对模型一知半解就“乱建模”的文科生时,想想我们对人家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多少,学习能力有多少。
3)重要的是你不需要甘心被打败,或者说接受现实。你可以做的应该着重在用你强大的逻辑能力,通过交流,去帮“文科生们”(客户,合作对象。。)搞清楚他们想要什么,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让他们来问你技术问题,而是你用他们的语言去问他们领域的问题。因为你有逻辑优势,又知道技术能做什么,你理解了以后可以把问题描述得更透彻。我们都知道当问题能讲清楚的时候,已经解决一半了。
希望对各位过来人有用。
: 非常感谢楼上分享[ThumbsUp][ThumbsUp]
: 个人工作体会是不能小看任何人,也不随便给人贴标签下定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有着暂时还不为他人所知的能力或者说潜力或者说努力吧
工作求职面试实例分享
网友分享求职经历
我今年40+, IT20年,每4年换工作[Smile]
1. 一开始特别挑剔,做喜欢的,离家近的。只投Amazon Westboro 做 Amazon GO的。马上接到HR电话。Phone screening没有任何技术问题,然后约了online。我查了一下,那就刷题。当时我对刷题也是很反感,看了几道题目就受不了。HR订了日子,我看了一下就去做。交了题目不到5分钟,HR给我email,说position filled。这是一个DEV 的工作。
2. 后来仍然挑剔,还是离家近,工作有意思only。投Mathworks的自动驾驶算法组,大概是1个多月前交的简历,到现在我的简历还是under review状态。麻烦了好几个Mathworks的朋友们,可惜这个组很新,没有认识的人在里面。LinkedIn联系这个职位的HR,他们没有回音。
3. 我开始放松条件,离家远的可以,工作要有意思。朋友推荐了一个公司,Somerville。地下探测3D建模,导航系统。phone interview没有问很深的技术问题,就是ROS(robotics
OS)的了解。然后去onsite,问architecture的问题:multi-sensor embedded system, 各种sensors,camera,distance measurements,如何构建系统,什么样的module,每个module如何处理噪音;各个系统的同步和实时保证。整体系统如何做优化,fushion。基本上没有white board,就是画block diagram。回家之后约了online coding test,但是那个地方离家实在太远,交通可怕!我就没有去了。
4. 同时,我买了LinkedIn Premium。这样很多recruiting office可以接触你。我接到一个医疗器械的电话,做医疗imaging,比如说segmentation。后来没有下文。用LinkedIn感觉很多recruiter打电话,但是基本上都没有用。后来我就关了LinkedIn。
5. 接到朋友的推荐,特别谢谢这2位朋友。离家远,但是我非常感兴趣。是DEV+project management的职位。第一次phone screening,问得非常具体。比如说,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旋转一般如何表示,他们之间的好坏?我答了3种,漏了一个。对方提醒了,我赶快补充。然后,就是c++里面,什么时候pass by value,什么pass by reference,需要具体例子。
这个公司第二轮,online coding。直接写c++ code,直接运行。template class, inheritance, copy constructor, virtual func, 非常基本的概念,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给了一段code,优化它。这个我没有做出来。但是,我一般不会silent。做不出来我还是一直说我如何想,为什么这样想。还问了smart pointer,我也直接说没有用。提交了我做的sample code,一行行的和对方解释。经过这一轮,我觉得我没戏了。
哦,还有,在这一轮之前,我看了好几天的C++。学过,现在也用,就是怕忘了基础。果然用到了。
然后过了一星期,HR打电话约第三轮phone interview。还是问的非常具体:我最喜欢的algorithm是什么。我说是EKF,那么就解释这个算法,为什么需要它,它的局限性,它的替代品。局限性是noise要Gausian,近似linear。但是如果没有Gausian怎么办,那个我就空白了。
然后又过了几天,朋友帮我问了一下,他们让我online。
第4轮。
我在第三轮面试之后就开始广泛投简历了。拜托朋友们,还麻烦群主。群主要我把简历给他检查一下。真是提醒了我。因为我为了省力气,所有的经历都写的篇幅差不多。但是,由于我做过很多不同的职位,其实应该按照DEV,TPM,或者management来分成3个简历写。所以我改了简历,基本上附近公司找了一圈,这时候就不限制找自己喜欢的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公司联系我。
然后,上面的那个公司就让我onsite。onsite的第一步,是做tech talk。就选自己以前做的东西,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情况下,讲具体设计。
第4轮,先tech talk。我做的东西和这个公司比较接近。按照客户需求,各种场景,初步算法,初步simulation,初步现场,然后算法调整。。相对于我把过去3年我的经历交待了一遍。他们问的问题不是很难,这个组用的一些开源工具我也用,所以大家还很有共同语言。然后就是white board。nLogN,sort,实现heap。STL template class对比优势。然后就是和大家聊聊,吃饭。之后我就觉得差不多了。所以HR再打电话谈offer的时候,我也没有bargain,毕竟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就接送offer,新年之后上班。
前几天和老同事吃饭,他们告诉我一个印度孩子,拿了5+offers。选了钱最多的就去了。我真是好不容易才有1个。如果说教训的话:第一,我的简历估计很不过关,应该让群主给我修改。第二,我的IT经历有点乱,应该省略就要省略。第三,开始的时候太挑。后面时间一耽误,心态就不好。第四,有的job opening可能就是钓鱼的,不必要在这些公司浪费时间。recruiter没有太多用处,反而让我天天回email接电话,很烦恼。第五,应该需要在工作之前彻底想明白,我到底想做什么。我自己都摇摆了好几次,也麻烦了朋友。需要知道:是工作内容重要,还是地点重要,还是钱重要,还是title重要。我自己不是完美无缺的,不能什么都要抓手里。
网友评论
By Yujie
我觉得您的经历特别好特别有意义。到现在很多人还是以为面试=考试,答的上来就pass答不上来就fail…但实际往往不是这样,要通过面试的机会深挖公司的潜在需求。它为什么考这个?是为了考而考、还是考某些特定的思路、还是工作中实际应用的题拿出来考?不同问题都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关键是通过面试这个交流机会一方面让公司更了解你的优势,另一方面挖掘出公司的深层需求,给自己在谈offer的时候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绝大多数企业最开始给出的offer都不是最终offer。你在谈判桌前有多少筹码,取决于你面试期间的表现、取决于对方有多需要你。这需要你自己主动表现+积极沟通获取更多企业方的需求。能做到这些你就有更大的议价空间,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份更好的offer。
同时你在面试的时候能做到这些,在气质上反映出来的是跟其他只答题的候选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方对你也会另眼看待。
关于沟通和面试技巧
By Julian
很多人认为沟通和面试技巧只对刚毕业的年轻人有用。
其实对工作了很多年的技术人员来说,沟通的价值被极大的忽视了。很多人的职业发展机会被沟通能力的欠缺而埋没了。
我在这里轻推一下BSG本周日的职业发展培训营。
我最近在客户项目的转换中,也是面临了一堆堆的面试/谈判,包括Deloitte曾经我认为很高大上的公司的项目机会,其实说到沟通,都是和人打交道,谈判和沟通的策略和经验都是一模一样的。无外乎:
1) Prepare:
Know yourself
Know them
(很多人的误区是对美国公司文化无论好坏,缺乏理解,缺乏自己定位)
2) Communicate:
know them
Let them know you
(误区:彼此不能互相理解,谈何信任)
3) Negotiate
Get what you want
(误区:工作其实是双向的选择)
我刚刚收到的这次培训邀请来的专业猎头公司来讲的一个关于面试的话题,对于华人朋友,我只想highlight 一个领域:
Behavioral interview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的时候,通常离解决只是一步之遥而已。但这一步并非我们自己能意识到。
我是在2001年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在Brown University花了一年学习了一个项目管理的证书(那个年代培训远不如现在信息如此发达)。在CVS公司做Architect的时候,我在自己的老板那里争取到一个专门给公司管理层的培训机会,因为我意识到管理/沟通对于一位Architect的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
最近在客户公司,一位solution architect 当时去参加Gartner的Enterprise Architecture Conference,去之前她来请教我应该如果计划选择sessions,我告诉她,forget about anything technical, focus on people, strategy, business - anything non-technical is what you should be focusing on....
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发。